七夕不是情人节?原来,这才是专属福州人的七夕习俗!!_福州蓝房网
资讯
分享 导航
    • 数据魔方
    • 二手房
    • 航拍
    关闭

    七夕不是情人节?原来,这才是专属福州人的七夕习俗!!

    2017-08-27 11:05 蓝房网 评论

    又到一年七夕佳节啦!

    虐狗大军离战场还有10秒钟!

    但事实上,七夕在传统意义上并不是情人节,

    在福州,七夕又叫“乞巧节”,

    是古时待字闺中的女子过的节日,

    更有另一种含义叫结缘节、邻里节。

    而且还有专属于福州人的习俗!

    七夕乞巧节的由来

    七夕节,为农历七月初七,来源于牛郎和织女的忠贞爱情传说。在这一天,凡间的女子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,故而七夕,又称乞巧节。

    旧时的乞巧节,还有专门的乞巧市,而且车水马龙,非常的热闹。

    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,人俱习之。

    ——东晋葛洪 《西京杂记》

    【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】

    夕,潘楼前买卖乞巧物。自七月一日,车马嗔咽,至七夕前三日,车马不通行,相次壅遏,不复得出,至夜方散。

    ——宋元之际 宋罗烨、金盈之辑《醉翁谈录》

    彩楼乞巧知多少?直至更阑漏欲终。

    ——宋梁克家《三山志》

    每年到七夕乞巧节,

    福州人还有属于自己的习俗。

    拜织女星 穿针乞巧
     

    每年到七夕乞巧节时,福州女子会向勤劳贤惠的织女星求乞巧智,乞巧前先陈列供品,供品包括茶、酒、五子干果(桂圆、红枣、榛子、花生、瓜子)、鲜花和脂粉等。拜织女星乞巧流程为献花、献果、酻酒、上香,三揖拜、读祝并焚祝,默祷心愿。

    此外,当时福州有钱人家的女子盛行一边玩游戏,一边玩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针的比赛乞巧,除了乞巧之外,还有乞子、乞寿、乞美和乞爱等。

    乞巧游戏有两种:一种是“卜巧”,即用卜具问自己是巧是笨;另一种是“赛巧”,即谁穿针引线快,谁就得巧,慢的称“输巧”,“输巧”者就得送一份小礼物给得巧者。

     

    △对月乞巧

    当然因为七夕与爱情故事有关,

    所以这天,福州也有表达爱情的方式哦。

    只是不同于现今送玫瑰花,

    福州人用来表达爱情的信物

    绝对是你想不到的!!

    撒茉莉祈姻缘 与君莫离

    众说周知,福州市花乃是茉莉花,茉莉花在古代寓意“莫离”,送君茉莉,与君莫离,象征相爱男女永不分离。

    古时的七夕夜,福州女子在乞求巧智后,便会乘坐铺满茉莉花的游船在河内出游,并向河内和岸上抛洒茉莉花,祈愿姻缘安好,能得一人心、白首永不离。

    至于结缘节的由来,

    则和福州人注重邻里关系有很大的关系,

    都说远亲不如近邻,

    要知道,福州的很多节日都和邻居有关哦。

    蚕豆结缘 分邻里

    “分豆结缘”习俗在福州民间已流传了近千年,旧时老福州家家户户都会在这一天煮上许多蚕豆,分赠给亲朋邻里。

    这个习俗与福州的历史密切相关。自晋太康年间起,先后有数批中原人大规模南迁入闽,他们与当地人需要沟通和理解,因而七夕节便成了交流情感的特殊日子,代代相传。

    △图:@闽都文化志愿者团队786潇然

    据传,“分豆结缘”还与清乾隆年间的福州太守李拔有关。他为官勤勉,还爱在鼓山上题刻。但他更爱提倡广种蚕豆,而蚕豆收成时间又恰好在七夕前。

    恰好福州话中称蚕豆为“田豆”,“田”与“缠”谐音,所以老福州人将煮或炒的熟蚕豆分赠邻里,亲友等,寓意把爱情、友情缠得紧紧的。

    团购报名

    姓  名:
    手机号码:
    意向楼盘:
    我要评论

    相关推荐

    最新开盘

    回到顶部
    选择分享方式